前几天大家在做各种年终总结时,我在朋友圈也跟风发了一张年度最爱的artist,就是上面这张图,被很多朋友点赞,我猜是因为“治愈感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?

一年前,我开始关注这位艺术家Kristin Texeira,怎么看也看不够。她的作品看起来很简单,但呈现的美感却特别吸引人。
关注Kristin Texeira的这一年,她的粉丝也以肉眼可见的惊人速度增长,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也越来越丰富,这种成长速度是很多新兴插画师所羡慕而不得的。那么,为什么她会这么受欢迎呢?我怀着好奇心,开始深入地探究起她的作品风格。
Kristin Texeira的画主要以大面积的几何色块组成,这些不太规则的几何色块的排列、折叠、相融,看似很随意,但又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。
在她的作品中,每一张的色彩搭配并不是我们平时寻常所见的,但放在一起却觉得意外的融洽,每个颜色都加入了一点灰度,有种淡淡的温情,也显得更为小清新。
她也有对比度较为强烈的作品,比如橙红色的这幅,第一眼看就能发现她强烈的几何色块风,可以说我认为这是她最有个人色彩的作品了。
像这种几何色块风,其实之前很多艺术家就有创作过,并且有些艺术家也让这种风格成了自己的经典标志,像蒙德里安、康定斯基和马克罗斯科等。
▲蒙德里安作品
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是最早的一批画抽象画的画家,他们最开始都是画风景画,画着画着就找到了一种更形而上的韵律,接着他们就摈弃了形,而直接描写这个韵律。
因为受到神智学的影响,蒙德里安后期的画风越来越偏向只由横竖线以及原色(红黄蓝黑白)组成。他可能同当时的许多艺术家一样,希望自己的绘画超越时代,通向未来人类的处境,通往永恒。他也希望观者同时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平静和宇宙间的平衡。
▲康定斯基作品
相比蒙德里安,康定斯基的色彩、线条、符号,是十分错乱的纠缠和奔腾在画面上。他对线条和色彩有着极强的敏感,认为线条是最具有张力和表现力的,其作品也强调色彩的重要性和其对于抽象的开拓性。
▲马克罗斯克作品
马克·罗斯科的画作则往往由两三个排列着的矩形构成,这些矩形色彩微妙,边缘模糊不清,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,每幅画作的色彩构成都是相近色或者相邻色,但是并不是说它的色彩并没有反差,我们能明显的看到明与暗、亮与灰的对比,这种对比在心理学中可以让人的情绪产生变化。
以上作品都是以色彩、几何、线条为基本元素的组合,这种形与色的相互关系,象征着一切事物存在的状态,体现着人的感情与行为方式,画家借助于它揭露了事物的本质与核心。所以即使是看起来很简单的组合,也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,自带一种幻觉的神秘之感。
拿我自己来说,虽然一开始很多画我并不能看懂,但久看而不腻,正是因为感受到几何色彩搭配的力量。此外,这类风格的艺术十分适合运用于其他领域,例如时尚行业,传播速度就更快了,大众的接受度也会更高。
例如,蒙德里安的作品被广泛运用于空间、家居、服装设计等等,即使消费者不了解这位艺术家,也会因为他作品的无处不在而被动地认识到他。Kristin Texeira也很聪明地迅速发展了线下衍生品,与各个领域的品牌开展合作,圈粉无数。
▲Kristin Texeira与keds合作
在我看来,这就是Kristin Texeira受到拥趸的原因。不过对普通人来说,欣赏艺术作品最重要的还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,并不是非得说出个一二三四。Kristin Texeira的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温柔而治愈的力量,相信你也能从中发现美好的共鸣。
📇文案 / 心怡sherry
📝编辑 / 秋凉
我们致力于打造
富有个性的展览和活动
将年轻的艺术灵魂
与独立的文艺空间 连接起来
用艺术发声 向世界表态
我们可以很有趣 也可以很酷
因为每个人都生而不同
LOOKURATING | 造视界
看什么策展
Contact us
WEIBO:@看什么策展
QQ:67846187
E-MAIL: Lookurating@163.com